是灯非草𦶟,亦非以膏滋。 又非似瓶贮,亦非似盘擎。 自灵府踊出,眼界现光辉。 随高下岩谷,以至杳霭外。 然祈近眉睫,倏出寻丈间。 亦有本无覩,启发悲悔心。 发心不须臾,所见亦如是。 暂发俄即退,终亦不可得。 二人或并处,所见各一境。 以至五六辈,亦复五六种。 人心如人面,是灯亦如之。 譬如有目人,皆见当空月。 目有昏明异,月亦分昏明。 或有目眚者,随眚作光相。 不幸无目者,元未尝有月。 大智慧光明,遍满河沙界。 何独不见灯,亦复不见我。 何独不见我,总不知所见。
圣灯偈
译文:
这灯啊,它并非用草来点燃,也不是靠油脂来滋养。
它既不像被装在瓶子里,也不像被盘子托举着。
它是从人的心灵深处踊跃而出,在人的眼前展现出光辉。
它能随着高低不同的岩谷去分布,甚至能到达那幽深遥远的地方。
有时候好像就在眼前很近的地方,转眼间又出现在一丈开外。
也有人原本什么都看不到,这灯却能启发他们生出悲伤悔恨之心。
一旦内心生发感悟,所见到的就是这样的灯景。
但要是这感悟之心很快消退,最终也就再也看不到这灯了。
有时候两个人一同处在一个地方,所见到的灯景却各不相同。
甚至五六个人在一起,所见到的灯景就有五六种之多。
人心就如同人的面容一样各不相同,这灯所呈现的景象也是如此。
就好像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当空的月亮。
但眼睛有昏花和明亮的差异,所看到的月亮也有昏明之分。
有的眼睛有毛病的人,会根据眼疾的状况看到不同的月光景象。
而那些不幸失明的人,根本就不曾见过月亮。
那大智慧的光明,是遍布整个世界的。
为什么有的人偏偏看不到这圣灯,也看不到自我呢?
为什么看不到自我,连自己究竟看到了什么都全然不知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