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阜卿

雨花台下晚江秋,曾对斜阳倒玉舟。 自断我当归吊屈,不应君亦未封留。 异时兵里同悲喜,今日樽前再劝酬。 怅望佳人云暮合,空遗别恨与汤休。

译文:

在雨花台下,晚秋的江水静静流淌。我曾经迎着那一抹斜阳,畅快地举杯饮酒。 我早已认定自己会像凭吊屈原那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没想到啊,你也和我一样,未能得到应有的封官留任、一展抱负。 回想过去,我们在战乱之中一同经历悲喜,如今又在这酒杯前再次相互劝酒、共叙情谊。 我惆怅地望向远方,佳人仿佛被暮云所遮蔽,只留下这离别的遗憾,就像汤休诗里所写的那种哀愁,在心中久久不散。
关于作者
宋代王质

王质:(1127-1189) 字景文,号雪山,郓州 (今山东东平) 人,寓居兴国军。绍兴三十年 (1160) 进士。孝宗朝,为枢密院编修官,出判通荆南府,奉祠山居。有《雪山集》、《雪山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