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文伯

沈公顶踵皆诗书,如大国楚吞江湖。 平生琼瑰三万斛,化作木铁来侵肤。 霜台柏叶夜惊耳,大庾梅香春染裾。 世间万法等一观,宁知忧患非欢娱。 三贤堂上一杯酒,风流未减承明庐。 两星荧煌燿南海,化州老沈儋州苏。 知公久闲谈笑口,忍啄三尺不敢吁。 孟公故是大度士,岂受谫谫繁文拘。 一朝青天返白日,冰山转眼成空虚。 秋鹰下鞲马脱辔,逸气凛凛横天衢。 蛮烟不折壮士节,诗卷已作牛腰粗。 贝宫瑶胎贯月魄,仙掌露华沈玉壶。 酒酣妙语一咀嚼,舌根沆瀣如醍醐。 归来清梦渺江海,波涛一叶凌菰蒲。 十年故纸倦翻覆,见此喜气生眉须。 何当杖履奉君子,看公快扫青松腴。

译文:

沈先生从头到脚都浸润着诗书的气息,就如同强大的楚国,能容纳江河湖海般有着广博的学识和宏大的气度。 他这一生积累的绝妙才思,如同三万斛的美玉珍珠,可惜却化作了像木枷铁镣般的磨难来侵蚀他的身体。 他曾在御史台(霜台)听到柏叶在夜里被风吹动的声音,那声音仿佛在耳边警醒着他;也曾在大庾岭感受春天梅花的香气染上衣襟。 在他眼中,世间的各种法则和境遇都是平等看待的,又怎会不知忧患与欢娱其实也并无本质不同呢。 在三贤堂上一起饮一杯酒,他的潇洒风采丝毫不逊色于在宫廷(承明庐)任职时。 天上两颗明亮的星星闪耀在南海的上空,就如同化州的沈先生和儋州的苏轼一样光彩照人。 我知道先生长久以来都将谈笑的言语藏在心中,就像忍着不去啄食三尺远的食物,不敢发出声音。 陈孟公本就是心胸豁达之人,又怎会受到那些琐碎繁文缛节的拘束呢。 一旦青天重现白日,曾经不可一世的权势就像冰山一样,转眼就化为乌有。 那时就像秋天的鹰从臂套中飞出,马挣脱了缰绳,豪迈的气概凛凛然横贯天空。 那南方的瘴气并不能折损壮士的气节,先生的诗卷已经厚得像牛腰一般了。 他的诗作就如同贝壳宫殿里孕育的美玉,蕴含着月亮的精华;又像仙人掌盘中承接的露水,融入了玉壶之中。 当我们酒意正浓时,细细品味他的妙语,舌根仿佛弥漫着清凉的水汽,如同喝下了醍醐一般畅快。 我回到家中,在清梦中仿佛置身于渺远的江海之上,一叶小舟在菰蒲之间的波涛中穿行。 我已经厌倦了十年间在故纸堆里翻来覆去的日子,见到先生这样的风采,喜悦的神情都生到了眉须之上。 什么时候我能拄着拐杖、穿着鞋子陪伴在先生身边,看着先生畅快地扫去青松上的尘土,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情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质

王质:(1127-1189) 字景文,号雪山,郓州 (今山东东平) 人,寓居兴国军。绍兴三十年 (1160) 进士。孝宗朝,为枢密院编修官,出判通荆南府,奉祠山居。有《雪山集》、《雪山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