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吟

蛇有黄,鸡有锦,蚌有珠,鱼有枕。 万物随身各怀宝,惟龙抱负超复帱。 臆之上,颔之下。 声灵气焰焯光辉,威力神通宏变化。 小径寸,大围尺。 口中皎月戏吐吞,掌上流星恣抛掷。 存此珠,千年万年鳞不枯。 亡此珠,一蝼一蚁血可濡。 有水即珠荣,无水即珠悴。 有云即珠腾,无云即珠坠。 太阳真火力能铄,飞天夜叉势能制。 所以多潜岩壑睡,功成行满自在飞,天旋地转皆由之。 如人贤愚有九品,如人贵贱有十威。 三尺乌,勿能啄,大力鬼,弗能搏。 开通万类总圆明,照耀十方齐廓落。 珠正有,珠忽无。 犹存一念著吝惜,即入三界缠空虚。 丹霞烧佛独玩珠,关南打鼓喜获珠。 韶山心珠本无色,大海龙珠同一如。 干六爻,龙六变,潜见跃飞以次升,飞上九天须一转。 亢有悔,在上九,见无首,在用九。 藏威在首不在身,若到无时竟何有。 祇园佛,阙里翁。 下土虽分两圣域,上天同是一真龙。

译文:

蛇身上有黄,鸡身上有锦羽,蚌能孕育珍珠,鱼也有鱼枕骨。世间万物各自身上都怀揣着宝贝,唯有龙所怀抱着的宝物超越了一切。 龙的宝珠位置在它的胸臆之上,下巴之下。这宝珠散发着声响、灵气和耀眼的光芒,蕴含着巨大的威力,有着神奇的神通和无穷的变化。 宝珠小的仅有一寸左右,大的能有一尺粗细。龙能像戏耍般地将口中如皎洁明月般的宝珠吐出来又吞回去,还能像抛掷流星一样随意地把宝珠扔出去。 龙要是保存着这颗宝珠,历经千年万年,它的鳞片都不会干枯。要是失去了这颗宝珠,哪怕是蝼蛄、蚂蚁这样微小的生物的血都能浸湿它。 有了水,宝珠就会光彩荣耀;没有水,宝珠就会黯淡憔悴。有了云,宝珠就能升腾;没有云,宝珠就会坠落。 太阳那真正的火力能够熔化它,飞天夜叉的气势能够制伏它。所以龙大多潜藏在岩壑中沉睡,等到功成行满的时候就能自在地飞翔,到那时天旋地转都由它掌控。 就如同人有贤愚九个品级,贵贱十种威仪。那三足乌无法啄取这宝珠,大力鬼也不能与它搏斗。这宝珠能让万物开通智慧,变得圆融明亮,它的光芒能照耀十方世界,使一切都开阔明朗。 宝珠有时明明还在,却忽然消失不见。要是心里还留存着一丝吝惜的念头,就会陷入三界的空虚烦恼之中。 丹霞禅师焚烧佛像,独自玩赏自己心中的宝珠;关南和尚击鼓,欣喜地获得了宝珠。韶山和尚所说的心珠本来没有颜色,大海里龙的宝珠也与此相同,都是空明如一的。 《易经》乾卦有六爻,龙有六种变化,从潜藏、出现、跳跃到腾飞依次上升,飞到九天之上还需要再做一次转变。 乾卦上九爻说“亢龙有悔”,用九爻说“见群龙无首”。龙把它的威严藏在头部而不是整个身体,要是宝珠到了消失的时候,那最终还能剩下什么呢? 祇园的佛祖,阙里的孔子。虽然在人间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圣域,但在天上他们就如同同一条真龙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王质

王质:(1127-1189) 字景文,号雪山,郓州 (今山东东平) 人,寓居兴国军。绍兴三十年 (1160) 进士。孝宗朝,为枢密院编修官,出判通荆南府,奉祠山居。有《雪山集》、《雪山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