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

贵简不贵繁,妙在有无间。 满眼寻不见,约略见纤纤。 贵老不贵稚,妙在荣枯际。 芳态减初年,其中寓幽意。 贵瘠不贵肥,愈瘦愈清奇。 瘦到无何有,政好玩空枝。 贵含不贵开,风度韬胚胎。 游蜂啅不得,乃始抱全才。 宜在幽且邃,终日无人至。 水绕山重重,隔树令人嚏。 宜在平且阔,大江惊涛泼。 泼上稍连颠,半蓦忽冲脱。 宜夜不宜昼,更宜月波溜。 崖浄涧淙淙,渔子推篷嗅。 宜阴不宜晴,更宜雪花凝。 五七点未足,封枝要全扃。 宜与竹相邻,白白参青青。 所恨花无音,间借竹为声。 宜与松相伴,扶疎交凌乱。 松香粗则粗,亦能佐一半。 其鸟宜翠羽,否则碧蒿侣。 山雀仍山鸦,速去切勿驻。 其人宜野僧,否则闲道民。 宜疎绮纨客,公子共王孙。 吾非僧,又非道。 两眼贮五湖,两肩负三岛。 相烦健笔凌风扫,梅子王子成二老。

译文:

### 第一段:墨梅的审美特质 画墨梅呀,看重简洁而不是繁杂,其精妙之处就在于似有若无之间。当你满眼去寻觅它的踪迹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只有隐约能看到那纤细的梅枝。 画墨梅也看重老态而不是稚嫩,它的美妙恰恰在那荣盛与枯萎的交界之时。梅花那娇艳的姿态比初开时有所减少,但其中却蕴含着清幽的意趣。 画墨梅要画得清瘦而不是丰腴,越是清瘦就越显得清新奇特。当瘦到几乎什么都看不到了,正好可以玩味那光秃秃的枝干。 画墨梅崇尚含苞而不是盛开,它的风度就像还藏在胚胎之中。那些游来的蜜蜂想采蜜却无从下口,这样才算是具备了完美的特质。 ### 第二段:墨梅的适宜环境 墨梅适宜生长在幽深静谧的地方,一整天都没有人来打扰。那里山环水绕,隔着树木都能让人闻到它的香气,仿佛这香气能刺激人打喷嚏。 墨梅也适宜生长在平坦开阔之处,就像在大江边,惊涛拍岸。那江水溅起,洒到梅枝上,有那么一点连着树梢,有时还会突然冲开一些枝条。 墨梅适合在夜晚而不是白天欣赏,更适合在月光如水的时候观赏。山崖洁净,山涧流水淙淙作响,渔夫推开船篷就能闻到梅花的香气。 墨梅喜欢阴天而不是晴天,更适合在雪花凝结的时候出现。哪怕只有那么五七朵花还未开足,也要让整枝都被雪花封住。 ### 第三段:墨梅的搭配伙伴 墨梅适宜与竹子相邻,洁白的梅花与青翠的竹子相互映衬。只可惜梅花没有声音,只能偶尔借助竹子的沙沙声增添些生机。 墨梅也适宜与松树相伴,它们枝叶扶疏,相互交错凌乱。松香味虽然粗犷了些,但也能为梅花的韵味增添一半的助力。 与墨梅相配的鸟应该是翠羽鸟,不然就是和碧蒿鸟做伴。那些山雀和山鸦,赶紧离开,千万不要停留。 和墨梅相伴的人应该是山野中的僧人,要不然就是闲适的道士。要疏远那些穿着华丽绸缎的人,像公子和王孙之类的。 ### 第四段:作者自白 我既不是僧人,也不是道士。我两眼装着五湖的美景,两肩扛着三岛的奇趣。烦请那健笔趁着风势尽情挥洒,让我和画墨梅的王子(可能指画家)成为一对老者,一同品味这墨梅的意境。
关于作者
宋代王质

王质:(1127-1189) 字景文,号雪山,郓州 (今山东东平) 人,寓居兴国军。绍兴三十年 (1160) 进士。孝宗朝,为枢密院编修官,出判通荆南府,奉祠山居。有《雪山集》、《雪山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