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在齐安赋海棠诗为天下绝唱年来绝无此种许仲蟠取之武昌作诗寄示

武昌三月春草生,搀红鬭白皆群英。 就中一种信奇绝,芳菲压尽吴王城。 侈非丹芍明非玉,艳阳天日擎高烛。 从教深浅色相形,不以冰清为不俗。 文王自昔基灵囿,绿绶朱裳燕朋友。 醺𬪩心醉鄂裳裳,痛饮醇醪不关酒。 流乌一下新王舟,飐从火御乘丹丘。 传得飞霞在海外,千龄只自生炎洲。 灵砂不到姮娥窃,几时赤凤来丹穴。 赵垒新张汉帜时,𬮱阇满望猩猩血。 少陵昔漫称诗豪,忘言跨鲤输琴高。 刚被东山兴妖女,竹菰未可称蟠桃。 灵根不分生赤壁,远在水南呈赫奕。 朱鸟凭将寄德邻,告言莫看同巾帼。

译文:

### 译文 在武昌,三月的春草纷纷生长起来,各种花儿争红斗艳,它们都是花中的佼佼者。 其中有一种花实在是奇特绝伦,它的芬芳馥郁,把整个武昌城(古时吴王城)的其他花卉都比了下去。 它既不像牡丹那样艳丽浮华,也不像美玉那般素净明朗,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它就如同高举着明亮的烛火。 无论颜色深的还是浅的花朵相互映衬,它也不会仅仅因为冰清玉洁就被认为超凡脱俗。 往昔周文王奠定了灵囿的基础,园中的花卉如同身着绿绶朱裳的友人相聚宴饮。 那海棠花艳丽的姿态让人陶醉在武昌的春光里,这种沉醉就像畅饮美酒却并非因为酒的缘故。 太阳(流乌)落下后新王的船只航行在江上,它如同跟着火御登上了丹丘仙境。 仿佛是从海外传来的飞霞一般的它,历经千年也只在炎洲这样的地方生长。 灵砂没有被嫦娥偷走,可什么时候赤凤能从丹穴飞来呢? 在赵国营垒新插汉旗的时候,城门下满是如猩猩血般的惨烈景象。 当年杜甫(少陵)空有诗豪之名,他不懂得仙游之妙,在跨鲤飞升这点上还比不上琴高。 他(可能暗指相关文人)就像被东山的妖女迷惑了一样,认为竹菰可以和蟠桃相提并论,实在是大错特错。 这海棠花的灵根本不应只生长在赤壁,它远在长江南岸依然光彩夺目。 希望朱鸟能把这海棠花带给品德高尚的友人,并告诉友人不要把它看作柔弱的女子之花。 ### 说明 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其中涉及诸多典故和比较隐晦的意象表达,以上翻译只是尽量贴合诗意进行解读,可能存在不准确之处,仅供参考。
关于作者
宋代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