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恨

风筿扣吾扉,有人来我语。 语好不须多,都不如归去。 开门我见客,客子今何许。 竹下得流虹,人言为杜宇。 杜宇昔王蜀,不自安当宁。 相归密淫游,微行时踽踽。 蛟龙失水困,哀怨成飞羽。 规名释尔雅,兹事则然否。 扬雄蜀本纪,望帝亦贤主。 仙去正啼规,去思传往古。 不妄信斯言,王去非轻举。 苍天悲此民,故使规声苦。 脱屣感斯意,八极归容与。 到今惟一人,后躅追无侣。 所以百世下,直指不得数。 声尽继以血,空教沥肝腑。 其然岂其然,臣事君看取。

译文:

风轻轻吹动着细长的竹子,竹梢叩打着我的房门,好像有个人前来和我交谈。 他说的话不用多,一句“都不如归去”就够令人动容。 我打开门去看这位来客,却不见客人的踪影。 只在竹子下面看到一道流动的虹光,人们说那是杜鹃鸟幻化的。 杜鹃鸟从前是蜀国的君王,他身为君主却不能安于帝王之位。 他与丞相一起归隐后纵情游乐,有时还独自便装出行。 后来他像蛟龙失去了水一样陷入困境,哀怨化作了翅膀变成了鸟儿。 《尔雅》里解释了杜鹃鸟名字的由来,可这件事是否真的如此呢? 扬雄在《蜀本纪》中记载,望帝也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他升仙离去时化作啼叫的杜鹃鸟,对百姓的思念流传千古。 我并非随意轻信这些说法,君主离去并非轻率之举。 苍天怜悯这些百姓,所以让杜鹃鸟的叫声如此悲苦。 我感悟到这份心意,仿佛能从容自在地游遍八方极远之地。 到如今像望帝这样的人只有他一个,后来者无人能追随他的脚步。 所以千百年来,能像他这样的人屈指可数。 杜鹃鸟啼叫到声音嘶哑接着口中流出血来,白白地倾诉着自己的肝肠肺腑。 真的是这样吗?还是不是这样呢?臣子侍奉君主的道理,看看这杜鹃鸟的故事就知道了。
关于作者
宋代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