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近时乐府 其二

乐好株离几百年,知昏汉日暗湖天。 周东幸有其戎叹,却在伊川被发前。

译文:

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喜爱那些外来的、怪异的乐曲已经有几百年了,可知道在汉朝时就已经昏昧不明,那昏暗的气息笼罩着湖天。 周朝东迁之后幸亏还有对于戎狄入侵的感叹之音留存,而这种忧患其实在戎狄之人在伊川披散着头发(预示着文化冲击和危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用典较多,其中涉及到“株离”(可能指少数民族音乐等)、周朝东迁以及“伊川被发”(出自《左传》,有特定文化内涵,暗示少数民族文化对华夏文化的影响和威胁)等典故,翻译只能尽量传达其大概意思,可能无法完全精准呈现原诗所有微妙的含义。
关于作者
宋代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