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定书诏

窃国盗仁义,惊人新见闻。 腥膻冠冕俗,秽杂犬羊群。 孟获尚七纵,匈奴非五分。 启民身薙草,为有鴈门军。

译文:

这首诗主要是对一些窃国者和不良现象的批判,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些窃取国家大权的人,还妄图盗用仁义的名号,这可真是让人听闻后感到无比震惊的新鲜事儿。 如今这世道,戴着冠冕的人却满是腐朽丑恶的气息,就好像是一群混杂着的狗和羊,行为举止毫无道德廉耻。 当年诸葛亮对孟获尚且能七次释放以彰显仁义,而眼前这些乱臣贼子可比古代的匈奴还要嚣张,不能简单地对待他们。 隋朝时启民可汗能像割草一样平息叛乱,那是因为有驻守在雁门的军队。如今也该有这样的正义力量站出来,去匡扶国家的正气。
关于作者
宋代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