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心何悖,投鞭计亦休。 传闻广陵散,因作畔牢愁。 淝水真同道,黄池故不侔。 见遗天授像,看是郅支头。
观天德图像二首 其二
译文:
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下面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些射出鸣镝的人,心思是多么荒谬悖逆;妄图投鞭断流来达成野心的计谋也早已成空。
听闻那《广陵散》的故事,不禁让人涌起如写《畔牢愁》时的那种忧愁愤慨。
淝水之战中正义之道得以彰显,就如同古时相似的正义之战;而黄池之会时的情况与如今的形势终究不同。
看到上天所授予的这象征正义胜利的图像,仿佛看到了如同郅支单于首级一般的叛贼的下场。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涉及不少典故,“鸣镝”一般和匈奴冒顿单于有关,他用鸣镝训练士兵听从他的指令;“投鞭断流”说的是前秦苻坚想要攻打东晋时自恃兵多的狂妄之语;《广陵散》是著名琴曲,嵇康临刑前弹奏;《畔牢愁》是汉代扬雄所作抒发内心忧愤的赋;“淝水”指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黄池”是春秋时诸侯会盟之地;“郅支头”指西汉时斩杀郅支单于,将其首级悬于长安藁街,象征正义的胜利。如果有不准确之处,还需结合更多背景知识来深入解读。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