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日驱驰驹一罅,百刻六旬分卜夜。 残年余力秉烛吟,所冀二中并四下。 敢多奇疾希卢扁,祇是寒温随补泻。 转庵著眼从昔高,伯仲古人相匹亚。 细哦纤巧天许觑,硬语崚嶒神所借。 窠臼已脱卑晋宋,真淳更拟出陶谢。 近惊樗野轻千里,远自鄱阳逾百舍。 举似诗家说中蜜,更引禅宗谈倒蔗。 老父病后已云怯,余子听诗应转怕。 那令勉继坡公韵,预恐难逃灌夫骂。
次转庵用坡公韵并简洪樗野
译文:
冬日白昼短暂,时光就像快马从缝隙中一闪而过般匆匆流逝。一天百刻、一年六旬,夜晚正是可以用来好好谋划的时候。我已到了暮年,仅剩下不多的精力,只能趁着夜晚秉烛吟诗,期望能在作诗上取得一些成就,让自己的诗能在某些方面达到一定高度。
我不敢奢望自己能像有奇特医术的卢扁那样拥有高超技艺,只希望自己在生活中能根据身体的寒温状况,适时地进行调理补泻,保持身体康健。
转庵先生向来眼光独到、见解高远,他的才学和古人相比也毫不逊色,可与古人相提并论。他吟诵的诗句精巧细致,连上天都仿佛允许我们去细细欣赏;那些刚劲有力、气势不凡的诗句,就像是神灵特意借给他的一般。
他写诗早已摆脱了晋宋时期诗歌创作的陈旧套路,风格质朴纯真,甚至可以与陶渊明和谢灵运相媲美。
最近听闻樗野先生不辞千里之遥,从遥远的鄱阳一路赶来,跋涉了上百处馆舍。他与诗人们交流时,就像说出了诗中的精华,还引用禅宗的道理,如倒吃甘蔗般渐入佳境,越谈越有滋味。
我这老父亲在病后身体已大不如前,变得十分怯弱。其他年轻后辈听了他们的诗,恐怕会越发心生畏惧。如今却要我勉力去和苏东坡先生的韵作诗,我预先就担心自己会像灌夫那样因言语不当而招来他人的责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