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馋嗜诗欣染指,但见其长有谁毁。 早年游方识赵谢,如鲁逢掖宋章甫。 谢诗澜翻豪且古,赵句清癯澹而苦。 学力到后成一家,渠自不知为孰使。 天各一方费渴思,想见冰增寒似水。 居然老手斫方圆,出户中规还中矩。 转庵活法已参遍,何止得心仍得髓。 我如无宝穷波斯,望著是珍先自喜。 忽得赵璧急呈似,示以谢草如寄取。 自怜老去无长进,努力吟哦训儿子。
得赵昌甫诗集转呈转庵却以谢梦得诗见示有诗次韵
译文:
我对诗歌有着如馋人对美食般的渴望,一有机会接触便欣喜地想要参与其中。在我眼中,只要看到别人诗歌的长处,就不会去诋毁。
早年我云游四方,结识了赵昌甫和谢梦得,他们就如同鲁国穿着宽袖儒服、宋国戴着殷代礼帽的贤士一样出众。谢梦得的诗气势磅礴、豪放又古朴,而赵昌甫的诗句则清瘦淡雅,带着一种苦吟的味道。
他们在诗歌创作上通过深厚的学习积累,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可他们自己都不清楚是什么促使他们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如今我们天各一方,我对他们的思念如干渴之人盼水般急切,想象着他们在远方,生活或许就像那寒冷的冰、刺骨的水一样。
他们不愧是诗歌创作的老手,作诗就如同熟练的工匠砍削木材制作器物,无论是出门在外还是日常创作,都能遵循诗歌的规矩和法度。
转庵在诗歌创作上已经参透了灵活多变的创作方法,不仅领悟了诗歌的精髓,而且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而我就像一个身无财宝的穷苦波斯人,只要看到一点珍贵的东西就先自欢喜起来。
忽然得到了赵昌甫的诗集,我赶忙转呈给转庵,转庵又把谢梦得的诗给我看,就好像是将宝物寄给我一样。
我自叹年纪大了却没有什么进步,只能努力地吟诗诵读,用这样的方式教导儿子。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