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厌俗心,宁取无肉瘦。 平时眼为青,绿士须客右。 立节自修竦,适用兼庇覆。 君家所居堂,音响不待叩。 千沟荫百椽,一一渭川秀。 公今王元之,好尚如授受。 记楼赋此堂,异声同一咮。 心谋耳目适,所乐壹能副。 昔人言外意,泥一乃百漏。 拘拘六者间,见未脱科臼。 我此小盘礴,万境欻通透。 徐步寒玉琤,长谣灵籁奏。 主人信清绝,此君旧幽茂。 并策超俗勋,醉墨点衫袖。
题六宜堂
译文:
从前的人厌恶世俗之心浓烈,宁愿因没有肉吃而清瘦。
平日里,他们对有贤德的人(绿士可理解为品德高洁之人)青眼相待,一定要把这些贤士安排在身边。
这些贤士坚守节操自我约束,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济他人、庇护众人。
您家居住的这所堂屋,无需特意叩问,其声名就已远扬。
屋前屋后众多的竹子荫庇着百间房屋,每一根竹子都如渭川的翠竹那般秀丽。
您如今就像是当年的王元之(王禹偁),爱好和志趣就像传承下来的一样。
您既能为楼阁作记,又能为这堂屋赋诗,不同的创作却有着同样高妙的风格。
心里谋划着让耳目都感到舒适,而所追求的乐趣也都能得到满足。
从前的人话语背后的深意,如果只拘泥于一种理解,那就会漏洞百出。
要是拘泥在“六宜”(这里‘六宜’可能和堂名‘六宜堂’有关特定说法)的范畴里,见识就还没有脱离旧的模式。
我在这里悠然盘桓,万千景象一下子都看得通透。
缓缓踱步,听着竹子在寒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就像弹奏着美妙的乐章,我放声长歌,好似与自然的天籁相和。
主人您确实是清雅至极,这竹子也一直生长得幽深茂盛。
您和这竹子一起成就超凡脱俗的功绩,我醉意中挥毫,墨汁都溅到了衫袖之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