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胡学长喜雨

胡君著述间,动作千载计。 雅奥三百篇,挹取欲无艺。 一源发至醇,万象赴傲睨。 平生笑此癖,论交惜晚岁。 君诗信入神,我眼本无翳。 屈膝邢娥前,酬赠惭丑戾。 忆初拜雩坛,遽恐枵腹毙。 徒然阴枢纵,宁止干胏噬。 敢徐救焚步,颇徇非鬼祭。 端知世兴道,密若有司契。 神孚圣君德,家沐良牧惠。 天人隔显幽,论理不论势。 朝来望阡陌,白水涨天际。 歌呼满中田,不勉渠自励。 黍稌分后先,稂稗易耘薙。 清泉向小歉,比屋念遗穧。 饥饱巧相补,上帝亦已谛。 老夫办叠期,是恩良不细。 僊曹有佳招,天阍不坚闭。 长安粟一囊,或许引前例。 不然买青山,补破仍茹粝。 出处顾何心,一沤寓斯世。 众雏能稼穑,暇日训孝悌。 相望渺海涯,恩懃未渠替。 张侯本万中,苏子劳再说。 排霄眄世儒,笑阅风外蔕。 草麻侍金銮,云空澹溶泄。 丈夫要特达,不必须援系。 即今转圜句,可荐五方帝。 如今县麻雨,立见万生济。

译文:

胡君在著书立说之余,一举一动都有长远的谋划,着眼于千年大计。他的学识如同《诗经》一般高雅深奥,汲取其中的精华似乎永无止境。他的思想如同源头流出的最醇厚的泉水,世间万象在他眼中都能被洞察把握。 我平日里常笑他有这样痴迷学问的癖好,可惜与他结交已经到了晚年。胡君的诗作确实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我的眼光也没有偏差。我就像在邢娥面前自惭形秽地屈膝一样,回赠给他的诗文实在惭愧,显得那么粗陋不堪。 回忆当初到雩坛去祈雨,我都担心自己会饿到肚子瘪瘪而死。只是白白地看到阴天云层翻动,干旱的状况却不止是像干肉被吞噬那样简单。我怎敢像救火那样慢吞吞的,还曾违背常理去进行祭祀。 我深知世间的兴盛与大道,就像官府的契符一样紧密契合。神灵感应到圣君的德行,百姓沐浴着贤良地方官的恩惠。天和人虽然有显幽的区别,但论起道理来是不看形势的。 早晨望向田间的小路,白茫茫的雨水涨满到天际。田间到处是人们的欢呼歌唱,不用催促他们自己就充满了干劲。黍和稻的生长有先后之分,杂草就容易被铲除了。此前清泉供应不足有些歉收,家家户户还记着收获时遗漏的谷穗。饥饱的情况巧妙地相互弥补,上天安排得真是精准啊。 我这老头子也准备好了,这一场雨的恩情可不小。仙界有好的邀约,天门也不会紧紧关闭。或许能像以前一样,得到长安的一袋粟米。不然就去买座青山,修补破旧的房屋,吃着粗劣的食物。 出仕还是隐居又有什么可在意的呢,我就像这世间的一个水泡。孩子们能够从事农业生产,闲暇的时候我就教导他们孝悌之道。 我们彼此相隔遥远,如同在茫茫大海的两岸,但情谊的深厚不会很快衰减。张侯本就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苏子的事迹更是值得反复说起。他们能超凡脱俗地看待世间的儒生,笑着看那风中的花蒂。 他们能在金銮殿上起草诏书,天空都显得那么空旷悠然。大丈夫要独立自主、显达于世,不一定要依靠别人的援引。如今这些婉转的诗句,都可以献给五方天帝。就像现在纷纷扬扬的雨,立刻就能让万物得到救济。
关于作者
宋代陈造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