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治遗草虫枕屏

世传毗陵画,妙绝僧居宁。 不为权贵逼,所与乃忘形。 英机三尺素,落笔酒未醒。 忽为双飞蜂,忽就一蜻蜓。 螳蜋相拒立,促织如可听。 蚣蝑与蝼蝈,行跃势未停。 竹蝉及鬼蝶,飘飘翻翅翮。 蚊蝱亦具体,纤悉皆可名。 广宗潘叔治,持作枕间屏。 我行因以赠,益见双眉清。

译文:

世人都传说,毗陵地区的绘画技艺高超,其中最绝妙的当属僧人居宁。他不会因为权贵的逼迫就改变自己的创作原则,和他交往的人都是能与他不拘形迹、真心相交的好友。 居宁创作时,铺开三尺的白绢,往往落笔的时候还带着醉意。他笔下的画面变化多端,一会儿画出双双飞舞的蜜蜂,一会儿又绘出一只灵动的蜻蜓。画面里螳螂相对而立,仿佛正处于对峙的状态;蟋蟀栩栩如生,好似它的叫声都能传入人耳。 蜈蚣、蝤蛴和蝼蝈,有的在爬行,有的在跳跃,那动态好像永远不会停止。竹蝉和鬼蝶,翅膀轻盈地飘动翻转。就连微小的蚊虻,也都被画得细致入微,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辨,能让人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广宗的潘叔治,得到了居宁画的这幅草虫图,并把它装裱成枕间的屏风。我在出行途中把这个屏风赠给了他人,越发觉得那人眉眼之间增添了几分清朗之气。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