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胥平叔太博通判湖州

依依堤边柳,泛泛水中舟。 舟行无远近,柳影不随流。 东风欲粉絮,相逐江上头。 正见𫚖鱼来,贯条尾修修。 使斫横刀脍,便销千里愁。 樯端燕暂语,即飞入高楼。 楼上饶客饮,共候风色柔。 明朝同挂帆,直过南徐州。 吴地多平湖,缆柂明镜秋。 芙蕖拂雨舷,女艇花底讴。 不羡乘五马,却逢罗敷羞。 此官当此时,莫忆尘中游。

译文:

堤岸边的柳树轻柔地摇曳,像是含情脉脉的样子;江面上的小船悠悠地飘荡着。小船不管行驶得远还是近,岸边柳树的影子却并不随着水流漂走。 东风吹拂,柳树上的柳絮即将飘飞,它们相互追逐着在江面上空飞舞。正好看到刀鱼游过来,一条条鱼被穿在竹条上,鱼尾还在摆动着。让人拿起横刀把鱼切成鱼片,这样便能消解这千里旅途带来的忧愁。 船桅杆顶端的燕子短暂地交谈了几句,接着就飞向了高楼。高楼上有很多客人在饮酒,大家一同等待着那风平浪静、柔和宜人的好天气。 等到明天大家一起扬帆起航,径直驶过南徐州。吴地有很多平静的湖泊,把船系好停泊在那里,湖面就像秋天的明镜一般。荷花轻轻拂过船舷,女子驾着小船在花丛底下唱歌。 不必羡慕太守出行乘坐五马之车的威风,在这里说不定还会让像罗敷那样的美女感到羞涩呢。你担任这个官职,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可不要再怀念那尘世中的生活啦。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