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君家太湖石,何从太湖得。 太湖天东南,太行天西北。 相去三千里,虽有何致力。 古人烦舟车,顽质无羽翼。 窍引木莲根,木莲依以植。 秋蛇出其中,舌吐虹霓色。 君尝夸于我,怪怪亦特特。 以丑世为恶,兹以丑为德。 事固无丑好,丑好贵不惑。

译文:

您家里有一块太湖石,我很好奇它是从太湖哪里得来的呢?要知道,太湖在天的东南方向,而太行在天的西北方向。 这两者之间相隔三千里那么远,就算有这石头,又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把它运到这里啊。古时候的人运送它,得依靠舟船和车辆,可这石头笨笨的又没有翅膀能自己飞过来。 这石头的孔洞里引来了木莲的根,木莲就依靠着石头生长。到了秋天,就像有蛇从那石头里钻出来一样,木莲吐出的花蕊就如同彩虹般绚丽。 您曾经向我夸赞这块石头,说它奇特怪异。在世人眼里,丑是让人厌恶的,但这石头却以丑为自己的独特品格。 其实事情本来就没有绝对的丑与好,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被表面的丑好所迷惑。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