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庐陵董氏桂林书斋

山东桑柘多,江南松桂茂。 种桑事春蚕,栽桂事华构。 尝闻云盖下,聚书为大富。 往往见子孙,缘天掇星宿。 掇星星若珠,光彩出屋漏。 秋收万种田,作酒日为寿。 亦有千里归,锦衣行白昼。

译文:

在山东地区,桑树和柘树生长得十分繁茂;而江南一带,松树和桂树则郁郁葱葱。 山东人种植桑树,主要是为了饲养春蚕来缫丝;江南人栽种桂树,多是用于建造华丽的房屋。 我曾经听说在那如云般的树冠覆盖之下,有人聚集大量书籍,这才是真正的大富大贵。 在这样重视书籍和学问的家庭里,常常能看到他们的子孙后代,凭借着上天赋予的才学摘取如星宿般的功名。 他们摘取的功名就像珍珠一样璀璨,光彩从破旧屋子的缝隙中都能透出来。 到了秋天,他们收获着大片田地里的庄稼,用这些粮食酿酒,每日以此为长辈祝寿。 也有子孙在外面取得成就后,从千里之外荣归故里,就像穿着华丽锦袍在白昼中行走一样,无比荣耀。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