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永叔夜闻风声有感

月落夜正黑,风起庭槐端。 窗间星动摇,枕上人寤叹。 所叹吹阴云,苦热弥不欢。 当其气莫出,曷若无衣寒。 虚堂卧竹簟,汗体如露漙。 驱蚊𦶟蒿艾,宁复袭芝兰。 煎灼一如此,衰枯谁可完。 消磨任寒暑,安有不死丹。 三伏已过二,炎赫应渐残。 试看蜣蜋虫,辛勤方转丸。 焉得从钓舟,逆上严子湍。 此事人所易,谢荣为独难。 谁顾万古名,黑石持镌刊。 风声不用撼,床头闲素纨。

译文:

月亮落下,夜色漆黑一片,风从庭院里槐树的顶端吹起。 窗户外面的星星在风中好像也跟着摇晃起来,躺在床上的我从睡梦中醒来,不禁发出叹息。 我所叹息的是这风只吹走了些阴云,可酷热的天气丝毫未减,让我更加烦闷。 当这闷热的气息让人喘不过气时,我甚至觉得还不如在寒冷天里没衣服穿呢。 我空荡荡的堂屋中躺在竹席上,汗流浃背,汗水就像露珠一样不断滚落。 为了驱赶蚊虫,只能点燃蒿草艾草,哪还顾得上屋里有没有芝兰的香气。 身体就像被火煎烤一样难受,人在这样的酷热中衰弱憔悴,谁又能完好无损呢? 寒暑交替,不断消磨着人的生命,哪有什么让人长生不死的仙丹啊。 三伏天已经过去三分之二了,这炎热的势头应该也会渐渐减弱了。 你看那蜣螂虫,还在不知疲倦地辛勤滚着粪球呢。 我多么希望能登上一艘钓船,逆流而上,去到严子滩那样宁静的地方。 这种远离尘世的事说起来容易,可要真正舍弃荣华富贵却太难了。 有谁会不顾那万古留名的诱惑,不把名字镌刻在黑石之上呢? 风声啊,你也不用再使劲摇晃了,就由它去吧,我只能在床头闲置着团扇。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