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 其二 依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 其二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梅尧臣 春雨固多喜,虽多安得愁。 既能勒花苞,又解滋耕畴。 池添痕痕涨,渠有细细流。 不同离妇怨,一落不可收。 定知矜有年,岂似斗粟赒。 西掖吴夫子,吟观意迟留。 正声𬯀雅颂,高论等阳秋。 我慙才甚薄,难继东山讴。 译文: 春雨本来就很让人欢喜,即便下得多又哪里会惹人忧愁呢? 它既能催着花苞绽放,又能滋润那田间的耕地。 池塘里的水一道道地涨起来,沟渠中也有细细的水流淌。 这春雨可不像那离妇的哀怨之泪,一旦落下就止不住。 我料想这春雨定会带来丰收年景,哪里是那微薄的救济粮能比的。 西掖的吴夫子啊,你吟诵观赏这春雨,意态悠然停留。 你的诗文声韵纯正可与《雅》《颂》相媲美,高妙的议论如同《春秋》般深刻。 我惭愧自己才学浅薄,实在难以接续你如谢安东山高咏般的佳作。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