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弟禹臣

王都寓居树阴少,惟有墙隅两株枣。 去年相见枣花开,今年相别枣实好。 枣实未剥风莫吹,我鬓愁多似蓬葆。 淮南到时何所逢,秋叶萧萧蟹应老。 忆昔共归江上初,对饮芦洲月如缟。 半夜鱼跳镜破光,万事𣎛然何足道。 自此重经二十秋,不改青青岸旁草。

译文:

我在京城的住处树木稀少,只有墙角长着两棵枣树。 去年我们兄弟相见的时候,枣花正盛开;今年分别之际,枣子都已长得很好了。 这些还没剥开的枣子啊,风儿你可别吹落它们。我的鬓发因忧愁多得像蓬草一样杂乱。 等你到了淮南,会遇见些什么呢?那时秋风萧瑟,树叶飘零,螃蟹应该也肥硕了。 回忆往昔,我们初次一同回到江边,在芦苇洲上相对饮酒,月光洁白如素绢。 半夜里鱼儿跃出水面,打破了如镜的月光,过往的种种事情,如今想来又有什么值得一提呢。 从那以后,时光已经过去了二十个春秋,江岸旁的草儿依旧是那样青绿未曾改变。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