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宋中道见寄

岁在涒滩初别子,子适广平裨郡理。 廉颇台倾有遗址,今逢四方弓久弛。 时不用兵皆乐乡,念我贫居天子庠。 抱经临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颜苍苍。 得时少壮相揄扬,独行无侣心浶浪。 肠如辘轳转井床,内饥外寒肤粟芒。 若此煎炒何心肠。 王都浩浩多球琅,怀珉安可争焜煌。 旧朋升腾皆俊良,殁不发语生括囊。 巍巍尧舜开明堂,大调金石来凤皇。 鸳鸯戟翼方在梁,福禄其宜无不臧。 已甘老死填沟隍,僵尸阖棺犹目张。 仲尼生世尚徨徨,岂能强聒争跄跄。 未由见子举以觞,北望大河衣袂攘。 牵牛横汉不服箱,欲往乘车无可当。 天驷有星名曰房,又欲乘马行幽荒。 牛虽蹄莹马眼光,既不我驾路阻长。 我怀炳炳何日忘,半夜揽琴弹履霜。 写意缄辞无雁将,低云作雪正苍茫。

译文:

在太岁纪年为涒滩的那一年,我初次与你分别,那时你前往广平去辅佐治理郡事。廉颇的高台虽已倾塌,但仍留有遗址,如今正值四方长久罢兵。 当下不用兵戈,人们都乐于生活在自己的家乡,而我却在天子的学府里过着贫苦的日子。我抱着经书,在桌案前徒劳地踱步,面容污垢也无暇清洗,脸色憔悴而灰暗。 年轻时若能遇到好时机,便能得到他人的赞扬与举荐,可如今我独自前行,没有同伴,内心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般不平静。我的肠子就像辘轳在井架上转动一样,饥肠辘辘,又受着寒冷侵袭,皮肤都起了粟米般的疙瘩。这般煎熬,叫我如何能有好的心情。 京城繁华热闹,到处都是珍宝美玉,我怀揣着普通的石头,又怎能与那些光彩夺目的宝物争辉呢?旧日的朋友们都飞黄腾达,个个都是俊才良士,我若已死去便无话可说,可活着也只能像扎紧口袋一样沉默不语。 如今圣明的君主如同尧舜一般,开启明堂,调和金石之音,引来了凤凰。你就像那鸳鸯收起羽翼停在梁上,享受着应有的福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我已经甘心老死在沟壑之中,即便死后阖上棺木,双眼恐怕也难以闭上。当年孔子在世时还四处奔波、彷徨不定,我又怎能强行聒噪、与人争着出风头呢? 我没有机会与你举杯畅饮,只能向北眺望那滔滔大河,衣袖随风飘动。天上的牵牛星横在银河之上,却不驾车,我想乘车前往却没有合适的车可坐。天驷星中有一颗名叫房星,我又想骑马去那偏远荒僻之地。牛蹄虽莹润、马眼虽明亮,但它们都不载我前行,路途又是如此漫长险阻。 我心中对你的思念之情,何时能够忘怀?半夜里我拿起琴,弹奏起《履霜》之曲。我想把这心意写成书信,却没有大雁可以托付,低垂的云层化作雪,天地间一片苍茫。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