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寿州司理张元舆

清川夜流明月光,城上有乌啼女墙。 月明不掩斗与气,鸟啼未归云点霜。 霜寒月冷古时狱,下有苔蠹之雄铓。 水方轩眉大灵智,见我西北天门傍。 自言昔有切玉宝,嗟今非后百炼钢。 用之补履亦何益,颖脱未如锥处囊。 谁能为封华阴土,背负七星生焜煌。 君去味我书此意,莫叹淮水来汤汤。

译文:

清澈的河川在夜里流淌,月光洒在水面上。城墙上,乌鸦在矮墙处啼叫着。 明亮的月光也掩盖不住那隐隐透出的北斗星的光芒和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乌鸦还未归巢,云朵就像点点白霜挂在天空。 寒冷的月光洒在那古老的监狱上,监狱之下,有被青苔侵蚀、蠹虫蛀咬却依然带着锋芒的宝剑。 水方(人名)舒展眉头,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他在西北天门旁见到了我。 他自己说从前有能切割玉石的宝物,可叹如今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百炼钢了。 这宝物用来补鞋子又有什么益处呢,它没能像锥子放在口袋里那样脱颖而出。 谁能够用华阴的土封护它,让它背负着七星闪耀出辉煌的光芒。 你此去要好好体会我写下这些话的心意,不要感叹那淮水浩浩荡荡地流淌。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