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郎中知和州

蔼蔼尚书郎,出为二千石。 伯父历将相,兄弟皆烜赫。 前罢永嘉守,民俗遮阡陌。 独将海松归,夸与都下客。 今去乌江边,寂寞空旧迹。 当求虞姬草,无风舞随拍。 城头可旷望,千里波月白。 俱助使君欢,平时遗吏责。

译文:

这位温和可亲的尚书郎啊,如今要外放出任和州知州。他的伯父曾经历任将相,兄弟也都声名显赫。 之前他任永嘉太守期满离任时,当地百姓挤满了田间小路,都来挽留他。他只带着海边的松树归来,还得意地向京城的朋友展示。 如今他要前往乌江边的和州,那里如今已没了往昔的热闹,只剩下一片寂寞的旧迹。到了那里,他可以去找找传说中的虞姬草,据说它即便没有风也能像跟着节拍舞动。 和州城头上视野开阔,可以极目远望,能看到千里江面上月光与水波交相辉映,一片洁白。这美好的景致都能增添知州大人的欢乐,平日里也可以放下对下属官吏的督责,好好享受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