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阴签判晁太祝

去无珠履为上宾,进船申浦忆春申。 江田插秧鹁姑雨,丝网得鱼云母鳞。 青天折桂香未灭,紫豉煑莼甘更新。 平时况可乐风月,吴物信美聊前陈。

译文:

你此番前去江阴赴任,身边没有众多门客相伴,不似那战国时春申君拥有珠履三千的上宾待遇。当船驶入申浦,自然会让人回想起春申君的过往。 在江阴的江边田野上,正逢鹁鸪声声唤雨之时,人们忙着插秧。渔夫们在江上撒开丝网,捕获的鱼儿鳞片如同云母般闪耀。 你曾在科举中高中,如在青天折桂,那荣耀的香气至今都未消散。到了江阴,你可以品尝到用紫豉煮的莼菜,那滋味新鲜又甘甜。 平日里,江阴有清风明月相伴,实在是让人身心愉悦。吴地的物产如此美好,我先给你一一陈述,让你心里有个念想。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