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杭州梅龙图入淮见寄

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 船背插旗风自展,沙头迎浪雪相排。 白鱼已荐糟增味,红稻新炊粟厌怀。 定似谢公吟远岫,钱塘应合有高斋。

译文:

在东都,车马往来扬起的尘土像阴霾一般令人苦恼,而到了南方,我满心欢喜地坐着船帆高耸的船只渡过淮河。 船的背上插着旗帜,风儿自动将它舒展飘扬;在沙滩的尽头,船只迎着波浪前行,那涌起的浪涛好似层层白雪相互排推。 白鱼已经用酒糟腌制起来,味道更加鲜美;新煮好的红稻米饭,就像那饱满的粟米,让人内心满足。 我猜想你此刻就像当年的谢公一样,在吟咏着远方的山峦,在那美丽的钱塘,应该会有一座高雅的书斋供你居住赏景吧。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