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无党归婺州

吴蚕吐柔丝,越女织美纨。 机杼固已勤,刀尺诚独难。 裁缝失分寸,长短为损残。 尝闻仲山甫,能补帝衮完。 衮完民衣足,天下无苦寒。 徐从信都学,染翦宜弃冠。 彼实山甫徒,尔亦非綷剜。 东归道自胜,人谁故时看。

译文:

吴地的蚕儿吐出柔软的蚕丝,越地的女子织出美丽的细绢。织布机上她们本就辛勤劳作,裁剪时把握尺寸实在是困难。要是裁剪时失了分寸,衣服的长短就会受损。 我曾听闻仲山甫这个人,他能够补好帝王的礼服。礼服补好,百姓的衣服也充足了,天下就没有受冻之苦。 徐无党你跟从欧阳先生(信都学暗指欧阳修,他曾封信都县开国伯)学习,沾染了良好的学问和品德,应该抛弃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欧阳先生他实在是像仲山甫那样的贤才,你也并非是资质愚钝之人。 你此次东归家乡,在道德学问上自会不断提升,那些故旧之人谁还能像你现在这样有见识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