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太简遗蜀鞭

蜀道山之峭壁兮,如快刀一削平无痕。 其间春雷惊龙走,竹根迸石垂虺尾,骨节瘦密风霜吞。 野夫采之缒悬蔓,分寸脱死持还奔。 他人不可得此物,乃重太守公侯孙。 献来一钱不肯要,只乞斗酒抱归村。 太守立性岂谄贵,将赠故人唯义存。 我骑瘦马固莫称,破鞯烂辔沙尘昏。 明日试执趋君门,孰不怪视窃笑言。

译文:

蜀地道路旁那陡峭的山崖啊,就好像是用锋利的快刀一下子削过,平整得没有丝毫痕迹。 在那山间,春雷阵阵,仿佛惊醒了潜藏的蛟龙,让它们匆忙游走。竹子的根须奋力穿过石头,垂下来就像那毒蛇的尾巴,竹节瘦而紧密,仿佛饱经了风霜的侵蚀。 有山野之人去采摘这些竹子,他们攀着悬垂的藤蔓下去,每移动一寸都像是从死亡边缘逃脱,然后抱着竹子狂奔回来。 这样的东西别人是很难得到的,却因为太守是公侯的子孙而被看重。 采摘的人把竹子献上,一文钱都不肯要,只请求换一斗酒,然后抱着酒回到村子里去。 太守的性格可不是那种谄媚权贵的人,他要把这竹子制成的鞭子赠送给老朋友,完全是出于情义。 可我骑着一匹瘦马,本来就和这珍贵的鞭子不相匹配,马鞍破旧,缰绳也烂了,在沙尘中显得十分狼狈。 明天我要是拿着这鞭子去拜访您,谁不会投来怪异的目光,偷偷地笑着议论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