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王介甫常州书

斜封一幅竹膜纸,上有文字十七行。 字如瘦棘攒黑刺,文如温玉烂虹光。 别时春风吹榆荚,及此已变蒹葭霜。 道途与弟奉亲乐,后各失子怀悲伤。 到郡纷然因事物,旧守数易承蔽藏。 搜奸证缪若治絮,蚤虱尽去烦爨汤。 事成条举作书尺,不肯劳人鱼腹将。 鱼沉鱼浮任所适,偶能及我为非常。 勤勤问我诗小传,国风才毕葛屦章。 昔时许我到圣处,且避俗子多形相。 未即寄去慎勿怪,他时不惜倾箱囊。 知君亦欲此从事,君智自可施庙堂。 何故区区守黄卷,蠹鱼尚耻亲芸香。 我今正值雁南翔,报书与君倒肺肠。 直须趁取筋力强,炊粳烹鲈加桂姜。 洞庭绿橘包甘浆,旧楚黄橙绵作瓤。 东山故游携舞娘,不饮学举黄金觞。 谿如罨画水泱泱,刺船静入白鹭傍。 菱叶已枯镜面凉,月色飞上白石床。 坐看鱼跃散星芒,左右寂寂夜何长。 乌栖古曲传吴王,千年万年歌未央。 莫作腐儒针膏肓,莫作健吏绳饿狼。 傥如龚遂劝农桑,傥如黄霸致凤皇。 来不来,亦莫爱嘉祥。

译文:

你寄来一封用竹膜纸斜封着的信,上面写有十七行文字。 那字就像瘦巴巴的荆棘攒聚着黑色的尖刺,而文章却如同温润的美玉闪耀着绚烂的虹光。 我们分别的时候春风正吹拂着榆荚,到如今榆荚已变成了如蒹葭上的白霜般的景象,时光流转。 分别后,你和弟弟侍奉双亲本有天伦之乐,可后来你们都失去了孩子,心中满是悲伤。 你到常州郡后,郡里事务繁杂,前任太守换了好几个,遗留了很多隐藏的问题。 你搜捕奸邪、查证谬误,就像整治乱絮一样,用沸水把那些如蚤虱般的弊病都清除干净。 事情处理完毕,你逐条记录下来写成书信,不肯麻烦鱼来传递。 鱼在水中或沉或浮,自由自在,偶然这信能到我手里,实在是非常难得。 你恳切地询问我编写诗小传的进度,我才刚完成《国风》里《葛屦》这一章。 昔日你曾期许我能在诗歌创作上达到超凡的境界,还提醒我要避开那些俗人的品头论足。 我没有马上把诗稿寄给你,你可千万别责怪,以后我定会毫不吝啬地把所有都寄给你。 我知道你也想在诗歌创作上有所作为,以你的才智完全可以在朝廷施展抱负。 为何要拘泥于钻研古书呢,连那蠹鱼都以亲近芸香、啃食书籍为耻。 现在正值大雁南飞的时节,我给你回信,把心里话都倒出来。 你应当趁着现在筋力尚强,去享受生活。煮上香喷喷的粳米,烹上鲜美的鲈鱼,再加上桂姜调味。 品尝洞庭包裹着甜浆的绿橘,还有旧楚之地那瓤如绵絮般的黄橙。 去东山旧游之地,带着舞娘一同游玩,即便不善饮酒,也学着举起那黄金酒杯。 那里的溪水如画卷般美丽,水波荡漾,你可以悠然地划船,静静靠近白鹭身旁。 菱叶已经枯萎,水面如镜子般清冷,月色洒落在白石床上。 坐着看鱼儿跃出水面,星芒般的水花四散,周围寂静无声,这夜显得多么漫长。 乌栖古曲曾在吴王时传唱,历经千年万年,歌声仍未停歇。 你不要像迂腐的儒生那样去医治无关紧要的毛病,也不要像严苛的官吏那样去管束饥饿的狼群。 倘若能像龚遂那样劝勉百姓从事农桑,倘若能像黄霸那样引来凤凰祥瑞。 你来不来相聚都没关系,也不必过分在意那些祥瑞之兆。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