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资州钱固秀才道胜堂

醮坛旧山下,高卧一儒生。 有室罗经籍,无心取组缨。 芋肥收岁计,柑熟摘霜晴。 暂向京都见,添书入蜀城。

译文:

在那曾经设有醮坛的旧山之下,有一位儒生惬意地过着隐居生活。 他有自己的屋子,里面摆满了经史典籍。他的心不被功名利禄所牵绊,对那象征着官职地位的组缨毫无追求。 到了收获的时节,地里的芋头长得十分肥美,这可是一年重要的生活依靠;在霜后的晴天里,他悠然地去采摘成熟的柑橘。 他曾短暂地到京都去了一趟,在那里增添了不少书籍,然后便带着这些书籍回到了蜀地的家中。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