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殿丞通判蜀州

尝闻蜀国海棠盛,因送李侯宜有诗。 日爱西湖照空锦,醉看春雨洗燕脂。 郡无公事中园乐,民喜群邀匝树窥。 望帝鸟啼空有血,相如人恨不同时。 最鲜深浅非有染,解赋才华未得知。 闻说赵昌今已老,试教图画两三枝。

译文:

我曾听闻蜀地的海棠花极为繁盛,如今送李殿丞去蜀州任职,应当写首诗来表达心意。 在蜀州,人们每日都喜爱欣赏西湖畔那如天空中锦绣般绚烂的海棠花,沉醉于春雨中被洗刷得如同涂抹了胭脂般艳丽的花朵。 到了蜀州,州郡里没有繁杂的公事,你可以在园子里尽情享受悠闲时光,百姓们兴高采烈地成群邀约,围绕着海棠树仔细观赏。 蜀地有杜鹃鸟悲啼,传说那是望帝的血泪,只可惜徒有这悲伤的传说;又遗憾不能与司马相如生活在同一时代,无法与他一同欣赏这美景、抒发感慨。 海棠花那最鲜艳的色彩,无论是深是浅,都并非人工染就,自然天成;我也不知道你是否具有像司马相如那样能写出绝妙辞赋的才华。 听闻画海棠闻名的赵昌如今已经年迈,你不妨试着让他画两三枝海棠,留存这份美好。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