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仲容寺丞知冤句

忆昨宿兰省,每倦喜君谈。 月色夜正寒,举杯无再三。 既出罕相遇,必谓跨归骖。 忽来冒炎暑,别我为子男。 冤句隶济阴,桑柘宜农蚕。 应如袭祖德,遗道使之慙。 初闻不择邑,公秫岂所贪。 但能亦种柳,五株垂毵毵。 板舆与东征,足以奉旨甘。

译文:

记得往昔我在兰省值宿时,每每感到疲倦,就特别喜欢和你交谈。那时寒夜中月色清冷,我们举杯畅饮,无需多次劝酒,就尽情地享受着这份相聚的时光。 自从各自离开兰省后,我们就很少有相遇的机会了,我还以为你会一直安稳地驾车过着平常的日子。没想到你在这炎炎暑热之时突然来访,这次相见却是为了与我告别,你要去冤句县做一县之长了。 冤句县隶属于济阴郡,那里桑树和柘树繁茂,很适合发展农业和养蚕业。你应该继承祖先的美德,施行善政,让那些不称职的人感到羞愧。 我起初听说你并不挑选任职的地方,可见你并非贪图那里的公田粮食。你要是能像陶渊明那样种上五株垂柳,让那柳枝细长柔软地垂着就好了。 你可以把父母接到任所一起东行赴任,这样就足以让他们享受生活的甘甜,承欢膝下了。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