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

沉水香焚金博山,杜陵谁复与车还。 马寻绮陌知何曲,人在珠帘第几间。 法部乐声长满耳,上樽醇味易酡颜。 更贫更贱皆能乐,十二重门不上关。

译文:

在那精美的金博山香炉里,沉水香正缓缓燃烧,散发着悠悠香气。如今又有谁能像当年杜甫一样,能得到贵人的车驾一同返回呢。 那马在纵横交错、繁花似锦的街道上四处寻找,不知该拐进哪条小巷;而人又在那垂着珠帘的深宅大院里的第几间屋子中呢。 宫廷里法部演奏的美妙乐声,满满地灌进耳朵;皇上赏赐的美酒滋味醇厚,很容易就让人喝得脸红微醺。 即便是生活贫困、地位低贱的人,也都能在这热闹的氛围中寻得快乐。皇宫的重重宫门,今夜都敞开不关闭啦。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