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廖倚归衡山

雌猿夜啼别湘东,晓寻故人背孤桐。 孤桐有声弹不响,弦绝曲在埋蒿蓬。 知音万古期必逢,今日已闻天下雄。 陟山涉水不辞远,文章大名居禁中。 扣门一见颜色喜,抱琴三叹含征宫。 九畴不汨微禹力,尧舜岂无明与聪。 推根致本贤意合,叙述况值太史公。 贸金得玉莫忘宝,却过洞庭乘朔风。 猿休啼月月色好,还来旧山伴狙翁。

译文:

母猿在夜晚悲啼,你就此告别湘东。清晨你去寻找故人,背靠着那孤独的梧桐树。 这孤独的梧桐树仿佛能发声,可却弹不出声响,琴弦断了,曲子还在,却只能被掩埋在蒿草蓬草之中。 从古至今,真正的知音总会相逢,如今我已听闻你是天下的豪杰。 你翻山越岭、趟水过河,从不嫌路途遥远,你的文章声名远扬,连宫廷之中都知晓。 你去叩开友人的门,一见面大家都喜笑颜开,你抱着琴再三感叹,琴音中饱含着征音和宫音。 若不是大禹努力治理,九畴(古代的九种治国大法)就会混乱,尧舜又怎会有英明和聪慧之名。 你探寻事物的根源本质,贤德的心意相合,又恰逢遇到善于叙述的贤才,就如同太史公司马迁一般。 你用金子换得了美玉,可千万别忘了这宝贝,返程时你要渡过洞庭,迎着北风前行。 猿猴啊,别再对着明月悲啼了,这月色多美好。你回到旧日的山林,去陪伴那养猴的老翁吧。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