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留题

蜀冈莽苍临大邦,雄雄太守驻旌幢。 相基树楹气势厖,千山飞影横过江。 峰峤俯仰如奔降,雷塘坡小㶉𫛶双。 陆羽井苔黏瓦缸,煎铛泻鼎声淙淙。 雨牙鸟爪不易得,碾雪恨无居士庞。 已见宣城谢公陋,吟看远岫通高窗。

译文:

蜀冈莽莽苍苍地矗立在这繁华的州郡之上,威风凛凛的太守将旗帜和仪仗停留于此。 精心选址并建造起的平山堂气势恢宏庞大,连绵千山的影子仿佛横跨过长江映照过来。 那些山峰时俯时仰,就好像在奔走拜降一般,雷塘面积虽小,却有一对㶉𫛶在水面嬉戏。 陆羽井旁的青苔都黏上了瓦缸,煮茶时水在煎铛和茶鼎中翻滚,发出淙淙的声响。 那如鸟爪般的雨前茶十分难得,可惜没有像居士庞蕴那样善于品茶之人来一同碾茶赏雪。 相比之下,已经觉得宣城谢朓楼简陋了,我一边吟诵着诗句,一边透过高高的窗户眺望远处的山峦。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