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郢州白雪楼

楚之襄王问于宋玉,玉时对以郢中歌。 歌为白雪阳春曲,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 至此和者才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 后来感槩起危楼,足接浮云声出屋。 中古客应无,怊怅鲲鱼孟诸宿。 楼倾复构春又春,酒泻瑠璃烹锦鳞。 青山绕栏看不尽,眼穿荡桨石城人。 去知何在,寒花雨歛自生嚬。 今闻太守新梁栋,试选清喉可动尘。

译文:

楚国的襄王向宋玉发问,那时宋玉用郢中歌谣来作答。 所唱的是《白雪》《阳春》这样高雅的曲子,刚开始唱的时候有上千人跟着唱和,再唱的时候就只有上百人跟随了。 到最后能跟着唱和的才寥寥数人,由此可知格调高雅的歌曲难以迎合世俗。 后来人们感慨此事建起了高高的白雪楼,楼高耸得仿佛能接上浮云,歌声都能传出屋子。 中古时期那样能欣赏高雅之曲的客人大概没有了,真让人惆怅,就像那鲲鱼在孟诸泽栖息一样寂寞。 白雪楼倾塌了又重新修建,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人们在这里将美酒倒入琉璃杯中,烹煮着鲜美的锦鳞鱼。 青山环绕着栏杆,怎么看都看不够,眼睛都望穿了,看着那在石城划船的人。 离去之人不知去了哪里,寒花在雨停之后仿佛自行皱起了眉头。 如今听说太守新建了楼阁,不妨挑选嗓音清亮的人来演唱,那歌声或许能惊起梁上的灰尘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