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

燕然山北大单于,汉家皇帝与玺书。 持书大夫腰金鱼,飞龙借马出国都。 胡沙九月草已枯,草上霜花如五铢。 白裘貂帽著不暖,莽莽黄尘车欵欵。 野庐边月出陇来,风静天遥鴈声短。 闻到罽庭尤若寒,译言揉耳不讥弹。 公于是时已观礼,踏雪再拜辞可汗。

译文:

在那燕然山的北面,住着匈奴的大单于,我大宋皇帝写下了安抚的诏书。 奉命持诏出使的石昌言大夫,腰间佩戴着象征身份的金鱼符,从皇家马厩里借得骏马,就要离开国都前往匈奴。 九月的塞外胡地,沙地上的草早已枯黄,草上的霜花就像五铢钱一样。 即便穿着白色的裘皮、戴着貂帽,也抵挡不住彻骨的寒冷,茫茫的黄沙中,车子缓缓前行。 野外驿站旁,月亮从陇山那边升起来,风平浪静,天空辽远,大雁的叫声听起来都显得那么短促。 听说匈奴的王庭更加寒冷,翻译说那里的人揉耳朵这种动作也不会被指责。 石公到那时就要去参加匈奴的礼仪活动,踏着积雪,恭敬地拜别匈奴可汗。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