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吴夫子,佩银龟。 乘天马,索怪奇。 忽得虢略一片石,其中白色圆如规。 又有树与乌,画手虽妙何能为。 吴乃持问欧阳公,比公曩获尤可疑。 疑不为辨赋以诗,诗辞粲粲明星垂。 复遣赍来使我和,坐上巨公傍睨之。 范侯实有杨雄学,咸云此理难究推。 我归涤虑反复思,义虽不经聊解颐。 月与太阳合朔时,阳乌飞上桂树枝。 枝上作窠生群儿,人不知天公。 天公欲俾世间见,影著石面如黏黐。 乌既不得去,月亦不可移。 留为千古作好玩,慎勿倾扑同玉碑。

译文:

吴夫子呀,佩戴着银质的龟符,显得身份尊贵。 他骑着快马,四处去探寻那些奇异的事物。 忽然间,他得到了虢略的一片石头,石头当中有一块白色的部分,圆得就像用圆规画出来的一样。 石头上还有树和乌鸦的形状,就算是技艺高超的画家,恐怕也难以画出这样的效果。 吴夫子拿着这块石头去询问欧阳公,比起欧阳公以前得到的奇石,这块石头更让人觉得稀奇。 欧阳公也不辨其中疑惑,而是作了一首诗,那诗辞光彩照人,如同天上垂落的明星。 之后又派人把诗送来让我唱和,当时座上的达官显贵都在一旁斜着眼睛看这石头。 范侯确实有着像杨雄一样的才学,大家都说这其中的道理难以探究推测。 我回到家后,排除杂念反复思索,虽然想出的解释不合常理,但姑且能让人一笑。 在月亮和太阳合朔的时候,太阳里的三足乌飞到了月中的桂树枝上。 在树枝上做窝还生出了一群小乌,人们不了解这是天公的安排。 天公想要让世间的人见到这景象,就把影像印在了石头表面,如同被胶黏住一般。 乌鸦没法飞走,月亮也不能移动。 就把这石头留作千古的好玩之物吧,千万小心,别像对待普通石碑那样把它弄倒损坏了。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