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庙下作

貌如女子心如铁,五世相韩韩已灭。 家童三百不足使,仓海君初去相结。 秦皇东从博浪过,力士袖椎同决烈。 晓入沙中风正昏,误击副车搜迹绝。 亡命下邳圯上游,老父堕履意未别。 顾谓孺子下取之,心始不平终折节。 舒足既受笑且去,行及里所还可说。 可教后当五日来,三返其期付书阅。 他日则为王者师,果辅高皇号奇杰。 留国存祠汴水傍,逢逢箫鼓赛肥羊。 赤松不见天地长,黄石共葬丘冢荒。

译文:

留侯张良容貌如同女子一般柔美,但内心却坚毅如铁。他的家族连续五代人在韩国担任相国,可如今韩国却已经灭亡了。 家中即便有三百家童,他也觉得不足以依靠,于是去和仓海君结交。秦始皇东巡经过博浪沙的时候,张良和大力士怀着决绝壮烈的决心,让力士藏着大铁椎准备行刺。 清晨时分,他们进入风沙弥漫、天色昏暗的博浪沙,可惜误击中了秦始皇的副车,之后官府四处搜捕,却没有留下他们的踪迹。 张良逃亡到下邳,在桥上徘徊。有位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当时张良并不明白老人的用意。老人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给我捡上来。”张良一开始心中愤愤不平,但最终还是屈从了老人的要求。 老人伸脚让张良给自己穿上鞋,然后笑着离开了。老人走了大约一里路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孩子值得教导,五天以后再来这儿。”张良三次按照约定的时间前往,最终得到老人赠送的兵书来阅读。 后来,张良果然成为帝王的老师,辅佐汉高祖刘邦,被人称作奇杰。 在汴水旁边的留国存有纪念张良的祠庙,庙中人们敲着响亮的锣鼓,用肥羊祭祀张良。 如今赤松子已经不见踪影,天地依旧长久;黄石公和张良一同葬在荒丘,坟冢一片荒凉。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