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郡圃四照堂

官舻客艑满淮汴,车驰马骤无闲时。 岂有余力事栋宇,后园荒草长离离。 朱侯下车百职举,亦治宴豆频游嬉。 梁冠爵弁各得礼,道路溢誉亡高卑。 因隙作堂名四照,虚光转纳娥与羲。 面面悬窗夹花药,春英秋蕊冬竹枝。 射堋宽阔习武事,镜沼清浅吹文漪。 侯之此意宁自乐,夷情劳士俱忘疲。 后来出口勤洒扫,莫作廐埒生蒿藜。

译文:

淮河和汴水之上,官员乘坐的大船和客人们乘坐的小船满满当当,陆地上车马奔驰,没有片刻闲暇。大家哪还有精力去修整房屋建筑呢,州郡的后园里荒草长得十分杂乱。 朱侯到任之后,各项政务都开展得井井有条,同时也安排了宴会等活动,让大家能够时常游乐放松。在各种仪式上,官员们戴着梁冠、爵弁,遵循着礼仪规范,无论地位高低,大家都对朱侯赞誉有加。 朱侯利用闲暇时间建造了一座名为“四照堂”的亭子,这里空旷明亮,能容纳日月的光辉。亭子四面都有窗户,旁边种着花草树木,春天有鲜艳的花朵,秋天有芬芳的花蕊,冬天还有翠绿的竹子。 堂前有宽阔的射箭场供人们练习武艺,旁边还有清澈浅缓的池塘,水面上泛起细小的波纹。朱侯这样做哪里只是为了自己享乐呢,他是为了让百姓心情愉悦,让将士们消除疲劳。 希望后来的人要勤快地打扫这里,可别让它变成马厩和矮墙,长满了蒿草和藜草啊。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