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譬身有两目,了然瞻视端。 邵南有遗风,源流应未殚。 所得六十章,小大珠落槃。 光彩若明月,射我枕席寒。 含香视草郎,下马一借观。 既观坐长叹,复想李杜韩。 愿执戈与戟,生死事将坛。

译文:

创作诗歌不论古代还是当今,最难的是营造出平淡自然的境界。这就好像人有两只眼睛,只有双眼明亮才能看得清楚、方向端正。 邵不疑的诗作有着《诗经·召南》那样的遗风,其诗的源流应该是无穷无尽的。他所创作的六十篇诗作,就如同大小珍珠散落在玉盘之上。 这些诗的光彩宛如明月一般,那清冷的光辉照得我枕席都有了寒意。那位在宫中负责起草诏令、满身带着书香的官员杜挺之,下马过来借诗卷一观。 他看完后坐在那里长叹不已,又联想到了李白、杜甫、韩愈这些伟大的诗人。他甚至表示愿意拿起戈和戟,一生追随邵不疑,就像在战场上追随主帅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