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杂言

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于一窗。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 我今乃来偶同二三友,得句欲霜钟撞。 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万古有作心胸降。

译文:

在芜城的北面有一座大明寺,寺中开辟了一座高敞爽朗的厅堂,这里趣味广泛,意境深沉。 欧阳公当初开创此堂,取名为平山堂,那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山峦,隔着浩浩荡荡的长江。 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时候,能够清清楚楚地看见远处的峰岭,这已经胜过了谢朓只能局促地从一扇窗户中眺望景色。 我也嘲笑隋炀帝建造摘星楼、放萤火虫的荒唐行径,那华丽的锦帆落下,桅杆倾倒,旗帜竖立在旗竿上。 如今我偶然和两三个朋友来到这里,灵感涌现,想要写出诗句,就像霜钟被敲响一样。 我又想起欧阳公的文章举世无双,举起酒杯,我慢慢地咽下美酒,放开歌喉,高唱鼓笛曲调,面对欧阳公万古流传的佳作,我的心胸也为之折服。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