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梅尧臣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梅尧臣 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 予传澄心古纸样,君使制之精意余。 自兹重咏南堂纸,将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贶双珍不可辞,年衰只怕歔歈鬼。 译文: 文房四宝中的纸和砚分别出自两个地方,近来对于它们的欣赏和喜爱,你和我是一样的。 我把澄心堂古纸的制作样式传下来,你让人制作的时候投入了许多精心的心思。 从现在起我要再次咏赞南堂纸,要让如今的世人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又得到了像水底肥润碧玉般的好砚台,溪边的工匠害怕拿它,就好像抱着毒蛇一样小心翼翼。 我恭敬地接受你赠送的这两件珍宝,实在无法推辞,只是我年纪大了,只怕不久后就要被歔歈鬼带走(意思是自己年老,怕不久于人世)。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