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进士游庐山

长风沙浪屋许大,罗刹石齿水下排。 历此二险过湓浦,始见瀑布悬苍崖。 系舟上岸入松径,三日踏穿新蜡鞋。 路盘深谷出岭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偶逢风雨恐衣湿,侧倚石脇人相乖。 雨收不觉在高处,却见童仆提携偕。 水声不绝鸟声好,药草香气侵人怀。 老僧避俗去足跣,野客就涧开门䦱。 树岩隠映见寺刹,层层杳杳跻云阶。 坞田将获乌雀横,秋果正熟猴猿𪘨。 东林淡齑应似旧,唯此足以待尔侪。 子心洒落撇然往,我方尘垢难磨揩。

译文:

在长江上,长风掀起的沙浪有房屋那么大,罗刹石尖锐的石齿在水下排列着。 历经这两处险恶的地方后,过了湓浦,才看见瀑布如白练般悬挂在苍青色的山崖之上。 把船系好上岸,走进松树林中的小径,没几天就把新的蜡鞋都走破了。 山路在深谷中盘旋,登上山岭远望,后面的山峦沐浴着阳光,而前面的山峦却被阴霾笼罩。 偶然间遇上风雨,生怕衣服被淋湿,大家只能侧身倚靠在石缝旁,彼此都走散了。 雨停了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到了高处,回头一看,童仆们正相互提携着跟在后面。 一路上,水声潺潺不绝,鸟声婉转悦耳,药草散发的香气沁入人的心怀。 老和尚为了避开世俗,光着脚生活;山野之人在山涧旁打开柴门。 透过树木和岩石的掩映,可以看到寺庙的身影,沿着层层叠叠、幽深的台阶向上攀登。 山坞里的田地即将收获,乌雀在田间乱飞;秋天的果实正成熟,猴子在树上欢蹦乱跳。 东林寺里清淡的腌菜应该还和以前一样,只有这东西能够招待你们这些人了。 你心性洒脱,毫无牵挂地前往庐山;而我却被尘世的污垢所沾染,难以洗刷干净。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