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寄

未识潘岳貌,已知潘岳名。 去年改藩屏,暂此解佩缨。 一见意已合,谈笑仆屡更。 岂唯文学富,况亦论事精。 溪边昔欲罢,屑屑秋雨零。 于今又闻蝉,重起悲凉情。 作诗远见招,值我将西行。 譬彼矫翼鸟,革然顾侣鸣。 苍山不可陟,空入江上舲。 黄君虽云约同泛,明日自访柳恽汀。 寒儒所向多不成,或西或东车马惊。 高楼登望酸目睛,欲观弄涛仍脍鲸。 新安太守空相迎,举手谢君江水清。

译文:

还没见到潘歙州你本人的时候,我就已经听闻你的大名了。去年你改任地方要职,暂时来到这里任职。咱们一见面,心意就十分投合,一起谈笑时连仆人都换了好几拨。你不仅学识渊博,谈论起事情来也是精准深刻。 之前在溪边的时候,本想就此告别,那时细碎的秋雨正纷纷落下。如今又听到了蝉鸣,心中再次涌起悲凉的情绪。你作诗远远地招呼我,可正赶上我要往西出行。这就好像那振翅高飞的鸟儿,突然回头呼唤同伴。 眼前的苍山我无法攀登,只能登上江中的小船。黄君虽然之前和我约定一同泛舟,但明天我就要独自去寻访柳恽汀了。我这寒酸的读书人,所追求的大多不能如愿,一会儿往西一会儿往东,被车马奔波惊扰。登上高楼远望,眼睛酸痛,本想观看钱塘江的弄潮景象,品尝鲸鱼肉做成的脍。新安太守白白地在那里等着迎接我了,我只能向你挥手作别,眼前只有这清澈的江水。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