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判黄国博入浙

西风半空鸣且号,吴天点破吴鸿高。 东溪车马走送客,白露衰兰轻若毛。 客当西归乃东去为何,欲及八月十五夜观洪涛。 洗荡生前邑邑不平气,付与沧海之水随滔滔。 却来广陵愿相见,拍手大笑倾新醪。 一饮一石无一钱,莫管寒近脱弊袍。 脱袍准酒不惜醉,天意未必冻我曹。

译文:

秋风在半空中呼啸怒号,晴朗的吴地天空被大雁的身影点缀,它们高高地飞翔着。 东溪边,车马往来,人们前来为客人送行。秋露浓重,衰败的兰草在风中轻轻摇曳,细弱得就像毫毛一般。 客人本应往西归去,如今却要向东而行,这是为何呢?原来是想要赶在八月十五的夜晚,去观赏那汹涌澎湃的钱塘江大潮。 希望这壮观的大潮能洗去他生前心中那些郁积已久的不平之气,让这股不平之气如同沧海之水一样,随着滔滔波浪远去。 等他看过大潮回来,到广陵时希望我们能够再次相见。那时,我们定会拍手大笑,一起倾饮新酿的美酒。 即便我们一喝就是一石酒,身上却没有一文钱付账也没关系。不要去管寒冷即将到来,即便脱下破旧的长袍去换酒也在所不惜。 为了能痛饮美酒一醉方休,就别顾那么多了,上天说不定不会让我们受冻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