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了素上人用其韵

予心每淡泊,世路多变诈。 枭鸣与𫛳怪,何用思弹射。 空山虽夜行,猛虎终不怕。 功名未逢时,壮士且出胯。 七尺无竞躯,市人应亦讶。 有香知害身,抉脐见穷麝。 一朝珠出渊,百金未酬价。 尔寻远公去,絜钵庐峰下。 我趋仁义急,不解如陶谢。

译文:

我内心常常保持着淡泊宁静的状态,而这世间的道路却充满了变幻与欺诈。那枭鸟的鸣叫和𫛳鸟的怪异出现,又何必想着去用弹弓射击它们呢。 就算在空旷的山谷中夜里行走,我也终究不会害怕猛虎。求取功名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壮士也不妨暂且忍受胯下之辱。 我这七尺之躯如果没有去与人争竞,市井之人应该也会感到惊讶吧。就像知道麝香会招来杀身之祸,猎人挖开麝的肚脐才能得到麝香一样。 一旦珍珠从深渊中出现,即便用百金来衡量,也难以体现它的价值。 你去追寻远公,带着钵盂在庐峰之下修行。而我急切地去追求仁义之道,做不到像陶渊明和谢灵运那样归隐超脱。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