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问月

我读李白问月诗,乃知白也心太痴。 明月在上尔在下,月行岂独君相随。 白兔捣药亦何疗,常娥孤栖欲嫁谁。 古人今人被磨灭,休问有来都几时。 唯有长照金樽里,此言万世不可移。 但能自醉月自落,夜夜如此谁复疑。 一月二十二三日,半是风雨相乖离。 常愿晴明对以饮,耳边流水胜鸣丝。

译文:

我读了李白的《把酒问月》这首诗,才知道李白的心啊实在是太痴迷了。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而你在地面,月亮运行怎么会单单只跟着你一个人呢? 月宫里白兔捣药,这药到底能治疗什么病症呢?嫦娥独自一人在月宫里,她又想嫁给谁呢?古往今来的人都逐渐消逝了,就别再去追问从古到今已经过了多长时间啦。 只有月亮长久地映照在酒杯里,李白这句诗啊,一万年都不会改变其道理。只要自己沉醉其中,月亮自然会落下,夜夜都是这样,谁还会对此有疑问呢? 一个月里二十二三日的时候,多半会有风雨捣乱,破坏这赏月的好时光。我常常希望能遇上晴朗的夜晚,对着明月饮酒,那耳边潺潺的流水声,比弹奏的丝竹之音还要动听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