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乖崖堂

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 凛然风埃外,余子避英爽。 忆公昔正色,抗论指邪枉。 念当绝其根,所畏日滋长。 晴空轰雷霆,下土走魅魍。 云何廊庙姿,半世江海上。 徒令治郡声,迄今满天壤。 论相危及公,亦岂坐倔彊。 嗟哉彼隘俗,利欲扼其吭。 闻公卓绝风,吐舌仍傥怳。 岂知古之人,事业系所养。 临机随手应,如爬适苛痒。 李侯亦高世,希踪自畴曩。 万里见丹青,高堂辟虚敞。 琅琅壁间记,读者兴慕仰。 我来岁云莫,霜林振余响。 叹息重徘徊,题诗诏吾党。

译文:

我平日里就听闻乖崖公的大名,今日来到这里,终于得以瞻仰他的画像。 他的形象凛然超脱于尘世的风烟尘埃之外,那英武豪爽的气质,让其他人都自觉避让。 回忆乖崖公当年,神色庄重严肃,敢于直言抗争,严厉地指责那些奸邪枉法之事。他想着要将邪恶的根源彻底铲除,因为担忧它们会一天天滋长蔓延。 他的正义之举,就如同晴朗的天空中突然炸响的雷霆,吓得那些妖魔鬼怪四处逃窜。 可叹啊,他本有辅佐朝廷的才能和气质,却大半辈子都在江海边任职。只让他治理地方的声名,到如今传遍了天地之间。 有人议论宰相之位危及到了乖崖公,这难道是因为他性格倔强吗? 哎,那些心胸狭隘、世俗浅薄的人,被利欲扼住了咽喉。他们听闻乖崖公卓越超凡的风范,只会惊讶得吐舌头,还一副恍恍惚惚的样子。 他们哪里知道古代的仁人志士,其成就的事业和自身的修养是紧密相连的。乖崖公面对各种危机和机遇,都能随手应对,就像挠痒刚好挠到了最痒的地方一样恰到好处。 李侯也是超脱世俗之人,从过去就一直追慕乖崖公的踪迹。他不远万里寻来乖崖公的画像,还开辟了宽敞明亮的高堂来供奉。 墙壁上那字迹清晰、声音琅琅的碑记,让读到的人都不禁心生仰慕之情。 我来到这里时,已是年末,霜林中还回荡着余音。我不禁叹息,一次次地徘徊,写下这首诗来告诫我的同道之人。
关于作者
宋代张栻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