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属客赋诗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 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 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 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 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 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 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 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 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 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 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 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 看山傥不愧,隠几亦聊适。 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

译文:

### 译文 衡山巍峨地矗立在南方荒远之地,从开天辟地以来就镇守着这片区域。 它的根基盘绕,让大地更为厚重,山势高耸,与碧空相接。 它的山脉起伏延伸,跨越了好几个州境,山峰高低错落,连绵不断。 麓山就像是衡山的山脚,可它的神奇秀丽也远未展现出衡山的全貌。 在定王的十里城池里,到处都能看见秀丽的山色。 不知道是谁能长久地将这美景看在眼里,可叹我们这些在尘世中奔波的人啊。 你在巡视民风时唯独能忙里偷闲,还把友人邀请到身边。 你灵感突发吟出诗句,仿佛忘记了言语,寄托的兴致跨越了古今。 自从你来到东方任职,就深入地探寻百姓的疾苦。 你充满仁义的言论直达朝廷,哪里会惧怕那朝堂上的奸佞小人阻拦。 你广泛地向田间地头的百姓咨询,以百姓的富足为目标,宁愿自己清苦。 你修筑了这座亭子,在这里舒怀长啸,在这百忧交集的日子里寻得一丝间隙。 若能无愧地看着这山景,靠着几案也能获得片刻的闲适。 我想告诉后来的人,这种情怀应当永不磨灭。
关于作者
宋代张栻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纳兰青云